2016/12/6 上午 12:00:00 5673 次瀏覽

搞懂七大類塑膠使用法,才不會餐餐吃「塑」──「PanSci TALK:都是塑膠惹的禍?」

文章出處:食藥署

文/馬嘉駿 │ 自由寫手,喜歡文字喜歡歷史喜歡吃,人生只要有這三件事就滿足的簡單動物。曾經幻想成為大氣學家,覺得科學速度太快,更應該好好記錄。

 

自從塑化劑風波後,你在使用塑膠容器時是否總會心驚驚?深怕高溫微波或是容器本身溶出塑化劑污染食物? 2016 年 11 月 12 日「PanSci TALK:都是塑膠惹的禍?自備餐具最安全?」講座邀請到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陳政雄教授,他將從食品包裝的起源談起,究竟塑膠容器百百種,該如何安全使用?

所以,塑膠容器到底會不會溶出有毒物?

為什麼我們的生活中這麼多「塑膠」?

「其實從使用的觀點出發,塑膠確實有它存在的必要性。」陳政雄教授首先解釋食品包裝的四種基本功用:盛裝、保護、便利、資訊。

盛裝用雙手捧水一次頂多盛裝 5~10 cc,使用容器則可攜帶 500 cc、2000 cc 甚至一加侖的水。
 
保護一條蒲燒鰻魚能放多久?一個上午?若以塑膠袋真空密封、妥善保存的話,除非有人偷吃,否則可以保存五天至一個禮拜。
 
便利在容器上設計把手、提環,讓人們使用起來更順手。
 
資訊如瓶蓋的塑膠封膜,一旦拆開就難以裝回,幫助食品傳達「是否遭破壞、是否曾被開啟」的訊息。

 

那為什麼是「塑膠」呢?相較其他常見包裝材質如金屬或玻璃,塑膠既輕便又易於塑形,容易製成有把手、或是盛裝醬料常用的擠壓瓶(squeezable bottle)等方便使用的功能容器。加上塑膠容器製作所需耗費的能源較低,不若鑄鐵需要相當高的溫度(想想背後的碳排放量!)才能改變形狀,因此在食品包裝中,少不了塑膠的蹤影。所以,在無法避免使用塑膠的前提之下,我們更要將焦點關注在「安全、正確使用」上。

 

塑膠是生活中常見的盛裝容器材質。圖 / By Twentyfour Students @ flickr, CC BY-SA 2.0

 

所以,塑膠容器到底會不會溶出有毒物?

在回答大家都很關心的這一題之前,我們要先來理解所謂的「轉移機制(migration)」。

大家應該在國中的物理課學過「擴散現象(diffusion)」:物質分子從濃度高處往濃度低處移動,直到均勻分布的現象。這個現象也會發生在食品盛裝容器上,由於長時間的直接接觸,包材(不論是金屬、玻璃、陶瓷、塑膠、橡膠或紙)中的化學成分釋放至食品上,陳政雄教授將之稱為「轉移現象」;就機制而言,「轉移」是指物質從高濃度(包材接觸層)擴散到低濃度(食品表面)。

而塑膠屬於許多小分子組成的「聚合物」,當溫度升高或是存放時間拉長,就會促使這些小分子之間愈來愈不穩定,進而發生「轉移」,使塑膠容器中的化學成分逐漸釋放至食品中。

 

物質會從濃度高處往濃度低處移動。圖 / Ferrara et al, 2001

他提醒大家,所有塑膠都是「親油性」,除了高溫、長時間存放之外,也要注意盛裝的食物是否屬於油性高的類型,若食物本身與包裝成分相似,會更容易造成兩者之間的物質轉移。

不過陳政雄教授也說,轉移發生條件基本上來自「不正確的使用」,只要辨明清楚盛裝容器的耐受溫度、壽命等資訊,大家其實不必過於憂心。

 

七大類塑膠,你學會怎麼用了嗎?

塑膠的標號分類其實是為了回收,依據其材料特性歸納出七大類,並分類表列耐熱溫度、特色與應用,是最常見的塑膠分類與使用指南。

 

陳政雄教授舉例,「例如你若需要把塑膠容器拿去加熱,以五號聚丙烯(PP)最佳,它的耐熱溫度可達攝氏 140 度,市面上許多微波食品的容器就是採用此類塑膠。」

 

「而近年來弄得大家人心惶惶的塑化劑,則和三號聚氯乙烯(PVC)有關。PVC 本身是一種硬度很高的材質,可以用來做成硬質塑膠水管;但在添加塑化劑後,PVC 會改變原本的分子結構,概念有點類似讓分子之間的空間變大,製造出軟式水管,甚至可塑性高、透氣性佳的保鮮膜,後者也會被使用在鮮食包裝上。但要注意的是,PVC 的耐熱溫度只到攝氏 80 度,在更高溫的環境很容易使分子們開始不安定、產生轉移。比如說,吃喜酒常見的、甕口封著保鮮膜蒸煮的佛跳牆,就有塑化劑溶出的疑慮。」

 

保鮮膜的材質除了 PVC,也有可能以 PE 製成,大家應多注意標示的使用方式。圖 / By Dnor,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另一種毒性化學物質「雙酚 A」則被視為荷爾蒙干擾物(或稱環境賀爾蒙),可能影響生殖發育及長期健康問題,最常見於七號塑膠聚碳酸酯(PC)。由於 PC 常被用來製造水瓶與嬰幼兒奶瓶,因此「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規定,嬰幼兒奶瓶產品一律不得添加雙酚 A,其他食品盛裝容器的雙酚 A 溶出限量也必須在 0.6 ppm 以下。「另外,只要看見塑膠容器有刮傷磨損、變形,都應該考慮更換。」

 
陳政雄教授還介紹了一種近幾年開發的新材質——聚乳酸(Polylactic Acid,縮寫 PLA),歸類於七號塑膠。PLA 來自玉米、甘薯等澱粉類植物,可以減少對石化資源的依賴,也因為自然材質的關係,掩埋後較其他塑膠更快分解,相對降低生態負擔。「但是目前 PLA 在使用上還不普及,因此價格較高,或許未來人們使用習慣改變,價格與用量互相影響、平衡之後,PLA 能成為更常見的盛裝容器材質。」
 

依循包裝標示,正確使用無疑慮

面對日益升高的食安問題,法規上做出許多因應,在「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中,便規定包材標示要有「材質名稱」與「耐熱溫度」,讓消費者能夠擁有充足的資訊做出選擇。
 
在法規層面逐步把關的同時,陳政雄教授再次提醒,最重要的仍是「正確使用」塑膠容器的觀念,只要在選購、使用時都記得閱讀完整的產品資訊,就能放心使用塑膠容器!
 

<本文與泛科學合作>

用LI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