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保養品在行銷時主打「醫療級保養品」、「醫美保養品」,然而,根據目前食藥署規範,化粧品並沒有區分成「醫療」或「一般」等級,民眾只要遵循醫生指示照料術後肌膚,挑選適合自己手術類型的保養品即可,不見得日常保養流程全都必須換成所謂「醫療級」產品。
皮膚科醫生詹育彰指出,一般保養品比較重視功能,例如強調美白、抗老、保濕,為了達到以上效果,有時會添加些稍微會刺激皮膚的成分,像是酸類、A醇,而這些成分容易讓皮膚變得比較乾燥。
因此,一些品牌基於市場區隔等原因,會拿掉可能產生刺激的成分,將重點放在溫和保濕,相對而言就沒那麼強調抗皺、美白。雖然有些醫美品牌還是會推出美白產品,但是此類產品就不再是針對術後肌膚修護而設計。
詹育彰提醒,術後保養不一定要選擇特定品牌或通路,只需要根據自己所接受的治療,以及自己原本皮膚的乾燥程度,來選擇適當的保養品。
最基本的原則是:假如接受的治療沒有造成開放傷口,那麼術後擦平日常用的保養品即可,民眾術後可以先試擦平日保養品,如果不會癢、不會刺,就能繼續使用。
但是,萬一民眾接受的治療會造成大面積開放傷口(例如鉺雅鉻、銣雅鉻等傳統雷射手術),那麼在傷口好之前,都必須使用醫生開的油性藥膏來保濕,若此時還擦乳液,反而容易刺激皮膚,提高傷口發炎的風險。
(本文諮詢對象為皮膚科醫生詹育彰)
延伸閱讀
術後最好使用弱酸性洗面乳?
術後出現什麼狀況是正常、什麼狀況必須趕快找醫生?
術後「注意保濕」,到底該做到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