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9 上午 12:00:00 3602 次瀏覽

餐桌上的知識家-攤開衛生標準 破除免洗餐具謠言

文章出處:食藥署

現代人三餐老是在外,經常使用免洗餐具,網路上流傳著許多免洗餐具相關謠言,像是免洗筷上有刻痕,表示是「回收筷」?食藥署表示,依「免洗筷衛生標準」,免洗筷為一次性使用的食品用具,回收再使用違反食安法,可依法開罰。但台灣使用免洗筷至今,稽查從未發現「回收筷」情形。

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陳政雄說,免洗筷沾到油脂,竹子纖維會將油脂吸附,難以透過清水去除,須額外使用清潔劑或高溫水柱;一雙免洗筷成本不到一元,卻需用超過一元以上的清洗方式,相信沒商人願做賠錢生意。

免洗餐具 應符嚴格標準

另有網路謠傳長期使用免洗筷會造成呼吸道過敏,食藥署食品組科長林蘭砡說,免洗筷應符合「免洗筷衛生標準」,包括不得有不良變色、異味、污染、發霉等情形,且不得檢出聯苯及過氧化氫等成分,長期暴露聯苯或過氧化氫,恐刺激腸胃道,造成惡心嘔吐、腹瀉等,甚至可能造成肝功能退化。

「免洗筷衛生標準」規範二氧化硫殘留量也應在500ppm以下,違規者將可依食安法開罰3萬到300萬元,經食藥署宣導及稽查,根據民國104年免洗筷稽查抽驗結果,合格率達百分之98.2。

免洗餐盒含塑料 應標示

除免洗筷,食藥署也針對免洗餐盒等,公告「應標示之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品項」,自106年7月1日起製造,凡接觸食品表面含有塑膠材質的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均應完整標示塑膠材質名稱等內容。一般市售紙製餐具為達防水或防油目的,會在內層淋膜,因材質種類各異,耐熱性也有別。

網路謠傳紙杯跟便當紙盒裡面有塑膠淋膜,加熱食會融出塑化劑,或是塑膠袋裝熱湯時也會釋出塑化劑。林蘭砡表示,並非所有塑膠製品均含塑化劑,但仍建議避免塑膠類食品容器具或包裝長時間接觸高溫食品,以維護食用安全。目前適用於食品容器塑膠材質中,可裝盛食物進行微波加熱之材質常見為PP(聚丙烯)材質,耐溫較高且耐酒精、酸鹼,其他材質如需盛裝熱食與微波

加熱使用,應多加確認其適用性

民眾若想用微波爐加熱免洗餐盒,應於微波前確認免洗餐盒微波之適用性或向店家確認餐盒可否微波,亦可將內容物倒至其他耐熱容器再加熱。

林蘭砡提醒免洗筷及一次用塑膠類餐具,因用後即丟棄,常造成資源浪費,且製造大量廢棄物,建議大家自備環保餐具,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用LI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