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1 上午 12:00:00 81 次瀏覽

做好防曬不只為了美白!從產品挑選到日常習慣,全面防護紫外線傷害

文章出處:食藥署

圖 / envato

文/深得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談到防曬,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避免曬黑」或「維持白皙膚色」,但其實防曬的真正意義遠不止於美白。紫外線是造成皮膚老化、皺紋、黑斑甚至皮膚癌的元兇。根據專家指出,無論晴天或陰天、夏天或冬天,紫外線無所不在,長期曝曬若未做好防護,將對皮膚造成難以逆轉的傷害。從防曬化粧品的分類、選擇原則,到日常生活中應注意的防曬習慣,帶民眾了解如何正確有效地做好防曬,為肌膚健康撐起一把隱形的保護傘。

防曬化粧品怎麼選?搞懂物理性與化學性差在哪

市面上的防曬化粧品琳瑯滿目,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一款,必須先認識「物理性防曬」與「化學性防曬」這兩大類型,它們不僅成分不同,作用機制、適用對象與使用感受也有所不同。

  • 物理性防曬:主要成分為氧化鋅(Zinc Oxide)與二氧化鈦(Titanium Dioxide)。這類產品的原理如同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鏡面,可直接「反射或散射」紫外線,達到防曬效果。
  • 化學性防曬:成分如 Avobenzone、Oxybenzone 等,能「吸收」紫外線後,將其轉化為無害熱能釋放,進而減少對肌膚的傷害。
     

各自的優缺點比較

項目

物理性防曬

化學性防曬

原理

反射、散射紫外線

吸收紫外線並轉化為熱能

優點

較溫和

清爽透明、不泛白

缺點

質地厚重、可能泛白

部分成分易刺激

適合族群

敏感肌、嬰幼兒、孕婦、醫美後肌膚

一般膚質、油性肌、需上粧者

若是容易過敏的敏感膚質或是嬰幼兒,可優先選擇標示為「物理性防曬」或「敏感肌可用」的產品;而追求粧容完整性與輕薄感受者,則可選擇化學性防曬,或使用物理與化學雙效配方產品。

SPF50夠不夠?PA越多+越好?教你看懂防曬係數

挑選防曬化粧品時,瓶身上的「SPF」與「PA」數值常令人困惑。了解這兩項指標的意義,能幫助你挑選真正適合的產品。

SPF、PA指數到底是什麼?

  • SPF(Sun Protection Factor):防護UVB(造成曬紅、曬傷的紫外線)能力的指標。數字越高,延緩曬紅時間的效果越長。
    • SPF 15:約阻擋93% UVB
    • SPF 30:約阻擋97% UVB
    • SPF 50:約阻擋98% UVB
  • 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防護UVA(造成膚色暗沉與老化)程度,以+號數量表示防護力。
    • PA+:基本防護
    • PA++:中度防護
    • PA+++:高防護
    • PA++++:極高防護

如何根據活動類型挑選適合防曬?

活動情境

建議 SPF/PA 值

說明

室內辦公/日常通勤

SPF 15–30/PA++ ~ +++

可與底粧結合使用,重視清爽與粧容服貼感

短時間戶外活動

SPF 30–50/PA+++

如購物、散步,需塗足量於臉部與手臂等裸露處

長時間戶外/運動

SPF 50+/PA++++

建議選擇防水耐汗型,並定時補擦

水上活動或海邊

SPF 50+/PA++++

務必選擇標示防水、防汗的產品

防曬擦了等於沒擦?這些錯誤用法你中了幾項

圖 / envato

防曬化粧品不是擦了就有效。使用方式錯誤,防護力可能大打折扣。

正確補擦與用量小知識

  • 用量足夠才有效:臉部防曬建議用量為2mg/cm²,約為一枚10元硬幣大小。用量不足會讓標示的防護效果大幅下降。
  • 定時補擦:每2小時補擦一次;若大量流汗或下水,應每40–80分鐘補擦一次。
  • 化粧後補擦方式:可使用防曬噴霧、防曬粉餅。

常見防曬使用迷思

  • 陰天、冬天就不需要防曬? 錯。UVA全年存在,且能穿透雲層與玻璃,無論天氣與季節都應防曬。
  • 待在室內就不用防曬? 看狀況,若在靠窗、光線充足處工作或生活,建議防曬,但在無陽光照射處就不需要防曬。

除了用擦的,還可以怎麼防曬?

除了使用防曬化粧品,搭配物理性遮蔽更能完善防護。

  • 穿著防曬衣物:選擇標示UPF 50+的衣物、帽子、袖套,能有效遮蔽紫外線。
  • 配戴太陽眼鏡:需選擇具UV400標示者,可防止眼部曬傷與光老化。
  • 使用陽傘:黑膠或銀膠傘能有效阻擋UVA與UVB,建議隨身攜帶。
  • 避開紫外線高峰時段:上午10點至下午2點為紫外線最強時間,建議減少外出。

若需同時使用防曬與防蚊液,建議先擦防曬、再噴防蚊液,並避開眼唇部位。

別小看陽光的威力,日常防曬不可少

紫外線傷害具累積性,長期忽略防曬可能導致以下問題:

  • 膚質老化加速:UVA破壞膠原蛋白與彈力纖維,使肌膚鬆弛、產生皺紋。
  • 色素沉澱與黑斑:UVA刺激黑色素細胞,造成曬斑、雀斑與膚色不均。
  • 皮膚癌風險升高:研究指出,紫外線造成的DNA損傷是皮膚癌主因之一。

結語

保護皮膚健康並非一日之功。從選對產品開始,搭配正確使用與物理性防曬措施,才能真正有效防止紫外線對肌膚的傷害。別讓防曬成為保養的缺口,現在就從生活中一點一滴養成好習慣,為自己的肌膚健康做好完整的防護。

 

用LI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