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9 上午 12:00:00 3130 次瀏覽

什麼是用藥配合度?維護用藥健康自已也有責喔!

文章出處:食藥署

撰文/台灣年輕藥師協會

公共衛生的進步與科技的創新使得人們的壽命越來越長,但是人體的功能仍會隨著時間而老化衰退,慢性病也因此成為大家不得不面對的健康問題。好在,目前已經有許多藥品可以協助控制慢性病,但是你知道嗎?除了藥品本身的效果之外,還有一件事情更為重要!那就是「用藥配合度(medication adherence)」。

所謂的「用藥配合度」是指病人配合醫師醫囑用藥的情形。美國著名的醫師埃弗裏特·庫珀曾這樣說道:「藥品的效果不會發生在沒吃藥的人身上(Drugs don’t work in patients who don’t take them)」。雖然乍聽之下是一句廢話,但實際上,這卻是醫療體系中非常重要的問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研究報告指出,全球的慢性病病人中,約有一半的人沒有辦法完全配合醫師的醫囑來使用藥品,這除了會造成病人的疾病變得難以控制之外,更會大量增加醫療資源的浪費。根據衛生福利部推估,臺灣每年光是廢棄掉的藥品重量就高達193公噸,換算成數量,約有五億多顆藥被丟棄,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自1970年代中期之後,學界也開始關注「用藥配合度」,到目前為止,病人用藥配合度不佳仍然沒有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病人沒有辦法配合吃藥,不單純只是因為他們忘記或是故意不吃,有太多的因素都可能影響病人的用藥配合度。在本文中要跟大家一起來分析,有哪些因子可能會影響用藥配合度,同時應如何改善!

 

社經因子

病人的教育程度可能會影響到病人對於醫囑的認知程度,例如不識字的長者可能會因為無法了解藥袋上的指示,而無法配合用藥。有些醫療院所雖然已經很貼心地使用圖示來標註使用的時間、次數與劑量,但藥袋上過多的資訊,仍可能擾亂長者的理解。建議照顧者應逐項向病人確定每一種藥品的使用方式,或是使用藥盒,預先將藥品分好,讓年長的病人能夠按時服用藥品。

另外,有些病人的工作或生活型態較不固定,這也會使得吃藥的時間較難維持規律,若病人覺得自己三餐無法固定,也可以自己檢視日常生活是否有較規律的事件,藉此來幫助記憶服藥時間,但仍建議與藥師或專業人員討論用藥計畫,讓醫療人員依據藥品的特性以及個人的生活型態,來規劃較好的用藥方式。

 

藥品因子

藥品治療的複雜程度亦會影響到病人配合使用藥品的意願,舉例來說,一天使用三次的藥品比起一天只需使用一次的藥品而言,能夠按照醫囑使用的情形較低。而一天吃多種藥,比起只需吃一兩種藥品,能夠按醫囑用藥的情形也較低。若病人發現自己會因為用藥頻率或是藥品品項增加,因而容易忘記吃藥,則應與醫師討論是否能夠減少服藥次數或品項數,或是更換藥品。

藥品的口味也會影響病人服藥的意願。例如小朋友服用的藥品,如果是經磨粉的藥品,可能增加藥品的苦味,很容易就被小朋友拒吃。如果可以的話,小孩應該選用小兒專用劑型,通常都會有較好的調味。大人則需要特別訓練一下吞藥技術,減少藥品在口腔停留的時間。

使用藥品的難易度也會影響病人能否正確使用藥品,這特別常見在吸入劑、胰島素筆針等需要手動操作的藥品。許多病人可能因為沒有接受足夠的訓練,或是在衛教時未注意聽講解,因此在家時無法依正確的步驟使用藥品,而無法將正確的劑量投入體內,甚至造成藥品的損壞。

有些病人也因擔心藥品產生不良反應,而不願使用藥品。這樣的擔心特別容易出現在老年人、懷孕或欲懷孕、哺乳婦女、小孩等族群。特別是曾因服藥導致不良反應的病人。若發現家人因為擔心產生藥品不良反應而不願意用藥,應該認真傾聽家人之說明或是消息的來源,並尋找專業醫療人員的協助,以取得最正確的資訊。若目前使用的藥品已發生相關藥品不良反應,也應與醫師討論是否換藥或調整劑量。

 

疾病因子

有些病人可能會因為疾病的進展而漸漸地無法正確使用藥品,例如帕金森氏症,手部可能會無法執行精密的操作,而不容易服用藥品,病人可能因此感到失落,而拒絕服藥。照顧者應主動關心病人的用藥狀況,並一起思考解決方法,才能促使病人配合吃藥。

除了帕金森氏症之外,有些病人可能因為失智症或憂鬱症,導致忘記吃藥或是對於吃藥有負面的觀感;也有些病人可能會因為擔心社會對疾病的汙名化而拒絕吃藥。照顧者除了鼓勵病人吃藥之外,也需要思考如何同理病人的疾病狀況,協助對抗社會的壓力。

相反的,有些病人可能因為焦慮或失眠等狀況,導致對藥品的依賴增加,此時病人可能會過量的使用藥品。照顧者需要定期檢視病人使用的藥量,並觀察病情是否有波動,若有藥品提前使用完畢,抑或有剩餘藥品與剩餘用藥天數不一致之情形,就必須檢視是否有過量使用的狀況。

以上這些疾病所造成的用藥問題,有時單單只靠病人自己或是家人並無法良好的處理,鼓勵病人可以加入一些支持性團體,透過經驗的分享,以及故事的抒發,可以讓病人與家屬知道自己並不是孤獨一人,而藥品的作用應該是幫助大家回歸日常生活,而不是造成大家的負擔。

 

個人因子

每個人的身體能力都有些不同,有些病人可能因為難以吞藥而拒絕吃藥,尤其是老年人,可能因為身體能力退化而無法配合使用藥品。有許多研究也顯示,男性與女性在不同的疾病狀況下,用藥配合度也有差異。

 

醫療體系因子

在國外有些病人可能因為保險給付的範圍不同而無法負擔藥費,因此導致用藥無法配合,不過國內有全民健康保險制度,基本上慢性用藥僅需部分負擔,絕大多數人都可以負擔的起就醫與拿藥的費用。

 

另外,不良的醫病關係或是糟糕的就醫經驗也都會影響病人服藥的意願,有時關係的建立需要一段時間的溝通與適應。就醫的目的是要照顧自己的健康,為了健康著想,按照醫囑服藥仍有其必要性,而醫藥分業的制度也有助於病人能夠在不同專業間取得足夠的用藥知識,病人也可以在藥師的協助下了解自己的用藥。

 

結語

用藥配合度是當代醫療很重要的課題,在本文所提供的方向只能部分涵蓋到可能發生的情況,病人與照顧者須要依據自己的經驗,去檢視哪些因素可能影響到用藥配合度,若有發現用藥配合度過低的狀況,應適度地給予關心與溝通,或許可以發掘出更多需要被照顧的地方。

 

參考資料:

Gast, A., Mathes, T. Medication adherence influencing factors—an (updated) over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 Syst Rev 8, 112 (2019). https://doi.org/10.1186/s13643-019-1014-8

用LI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