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嘉駿 │ 自由寫手,喜歡文字喜歡歷史喜歡吃,人生只要有這三件事就滿足的簡單動物。曾經幻想成為大氣學家,覺得科學速度太快,更應該好好記錄。
生活中處處充斥塑膠用品,從早餐到消夜幾乎無法避免拿著塑膠袋、塑膠容器,就連你在看這篇文章的同時手還摸著塑膠滑鼠……究竟與塑膠的長期接觸,是否導致我們天天都在吃塑化劑?2016 年 11 月 12 日「PanSci TALK:都是塑膠惹的禍?自備餐具最安全?」講座,邀請到國立臺灣大學毒理學研究所姜至剛醫師,和大家討論令人聞之色變的塑化劑、雙酚 A,是不是真的有那麼可怕。
帶來風暴的違法添加物:塑化劑
2011 年,食品藥物管理署楊技正檢測益生菌時發現塑化劑成分,揭開食品加工黑幕,部分廠商在合法食品添加物起雲劑中,使用廉價塑化劑作為替代品,增加產品中的口感,造成一波塑化劑風暴。
塑化劑是一種「環境荷爾蒙」,又稱內分泌干擾物,指會干擾生物體內分泌之外因性化學物質。
姜至剛醫師比喻,就好像塑化劑偽裝成荷爾蒙,促進或抑制細胞代謝反應,使內分泌器官如腦下垂體、甲狀腺、腎上腺、卵巢、睪丸異常。若長時間高劑量使用 DEHP(一種常見塑化劑),將導致男嬰生殖器發育不良、女童性早熟,以及成年男性精蟲減少等問題。
雖然將塑化劑加入「食品」中的確違法,但難保食品的「盛裝容器」中沒有塑化劑。難道,我們不能吃到任何一點塑化劑嗎?
「常見塑化劑皆屬鄰苯二甲酸酯類,可分成八種,其中 DEHP 在人體代謝快速,大部分代謝物會於 24 到 48 小時內排出體外;DINP 則是在 72 小時內由糞便或尿液排出。因此,若非大量食用,其實並沒有立即的安全問題。」姜至剛醫師解釋。
他並以近期的新聞報導「益生菌軟糖被檢測出塑化劑」事件為例,雖然軟糖的確被檢測出含有塑化劑,但之中的 DEHP 及 DINP 檢出量均符合「降低食品中塑化劑含量之企業指引」中企業監測塑化劑的指標值。
若更進一步分析,以暴露濃度推估值為 x 軸、毒性推估值為 y 軸,畫出「風險 21 矩陣」,藉由計算 MOE = 參考基準值 / 實際暴露值(紅色區域代表較危險、綠色區域代表較安全),便可看出該產品對人體的影響程度。
以暴露濃度推估值為 x 軸、毒性推估值為 y 軸,便可看出該產品對人體的影響程度。圖 / 姜至剛醫師提供
實際計算其中一款益生菌軟糖,可看出未超過 MOE = 1 的紅線。圖 / 姜至剛醫師提供
對照政府所訂定的塑化劑每人每日耐受量(TDI)計畫,益生菌軟糖 DEHP 含量 1.2 ppm,一位 30 公斤的兒童每日要吃超過 1 公斤才可能過量!但是,很少有人會一天吃接近 1 公斤的軟糖吧?
「從食品安全風險分析觀點來看,我認為『量』才是應該專注的焦點。」
「如果一位醫師說要開『砒霜』給病人,聽起來是不是非常恐怖?但其實砒霜是三氧化二砷,是普遍被應用於藥物中的砷化合物,重點在於劑量。」
不必看到塑化劑就開槍,重點是暴露量與安全風險評估。圖 / 影片
令人聞之色變的雙酚 A
講完了塑化劑,要來談另外一種常被討論的環境荷爾蒙「雙酚 A(Bisphenol A, BPA)」。雙酚 A 自 1950 年代問世,主要功能為生產塑膠聚碳酸脂(PC)產品,包含奶瓶、塑膠水壺、水杯等,被廣泛使用的程度已造成 6 歲以上的美國人 93% 尿液中都殘留雙酚 A。
那麼,雙酚 A 會對人造成什麼影響呢?
首先,影響會隨人的年紀與性別而有所不同。雙酚 A 可能會導致男性繁殖力下降或性徵發展缺陷,女性則是乳癌及子宮內膜異位的病例增加;另外,暴露在環境賀爾蒙的成年人的子女,也容易產生腦組織、中樞神經發展異常等狀況。
姜至剛醫師說,雖然「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法規定嬰幼兒奶瓶產品中不得添加雙酚 A,仍然有人擔心產品中有毒物殘留,針對這部分,他也提出幾個簡單的小撇步。「首先,如果你是習慣用煮沸法來消毒奶瓶的人,煮沸之後,最好用攝氏 50 度以下的溫水再沖洗一次奶瓶。另外,泡奶時水溫同樣不要超過攝氏 50 度,便可以有效降低雙酚 A 的暴露風險。」
注意安全劑量,不需過度恐慌
「我曾在一場演講中接到一位聽眾的回饋,他表示不在乎暴露量,認為有任何一點塑化劑都不行。當然,也會有這種想法的人。」姜至剛醫師笑著說,「但是,手機藍光對眼睛有害,難道就再也不使用手機、電腦?又或是空氣中存在 PM 2.5,難道就都不要呼吸嗎?不可否認的事實是,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塑膠製品,大環境無法快速轉換,我們能做的是多注意相關資訊、了解細節,才能盡量減少有毒物質對人的影響與危害,並且不用戒慎恐懼的生活。」
<本文與泛科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