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0 上午 12:00:00 1562 次瀏覽 聽說使用類固醇會得皮膚病,這是真的嗎? 文章出處:食藥署 類固醇皮膚病副腎上腺皮質激素美國仙丹荷爾蒙抗發炎免疫系統調節止痛自體免疫疾病紅斑性狼瘡腎絲球腎炎發炎性關節炎氣喘過敏皮膚變薄肌肉萎縮瘀青青春痘色素沉澱血糖增高消化道潰瘍免疫力下降 解答: 聽說使用類固醇會得皮膚病,這是真的嗎? 類固醇名為「副腎上腺皮質激素」(俗稱美國仙丹),是人體內即可自行合成的腎上腺荷爾蒙的一種,具有抗發炎、免疫系統調節及止痛的作用,對於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腎絲球腎炎、發炎性關節炎)、氣喘、過敏性疾病等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類固醇在體內可以促進或分解肌肉、脂肪、皮膚,但使用類固醇需依據病情適度控制類固醇用量,因為長期大量使用外用類固醇,確實可能會出現皮膚變薄、肌肉萎縮、瘀青,也容易有青春痘、色素沉澱等其他皮膚相關副作用,導致患者誤解為皮膚疾病;此外口服類固醇也會造成體重增加(如月亮臉、腹部堆積脂肪)、頸背部突起(俗稱水牛背)、血糖增高、消化道潰瘍及免疫力下降等副作用。 使用類固醇最常見的問題是民眾常自行購買含類固醇的藥物服用,或是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誤用類固醇藥物,使得過度使用類固醇,導致身體受到危害。食藥署提醒民眾勿亂服用來路不明的藥品,而且類固醇依藥品風險可分為處方藥及指示藥,若為處方藥,需經由醫生診斷及處方後才能使用;若為指示藥,則需依照醫師、藥師指示,或藥品外盒及仿單的標示內容使用,這樣才能確保用藥安全有效。 相關連結 衛福部彰化醫院衛教資訊〈類固醇背後的真相和誤解〉 新光醫院衛教資訊〈類固醇的副作用及其使用的一些問題〉 食藥署食藥闢謠專區〈有人說類固醇傷胃傷肝傷腎,最好不要用,這是真的嗎?〉 延伸閱讀 2018-11-07聽說優碘會造成皮膚的色素沉澱,這是真的嗎?2017-08-14聽說吃降血糖藥會導致洗腎,這是真的嗎?2017-09-18坊間流傳止臭偏方用生薑塗抹或濕敷於腋下,可以抑制狐臭,這是真的嗎?2016-03-01朋友說中藥西藥可以同時吃,不會有問題,是真的嗎?2017-09-21有些藥物直接在糞便中排出,是否代表藥效沒有吸收進人體?2018-06-08聽說乙醯胺酚會在體內殘留五年,是真的嗎? 2016-03-01吃藥能配茶嗎?2017-03-06網路流傳許多傷口敷料及燙傷藥膏的使用心得或取得通路,宣稱療效,可以相信嗎?